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温暖故事******
“情系老兵办实事,真情服务解忧难”一面红色的锦旗,一封感谢信,一位退伍老兵发自肺腑的感激情,让长春市宽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温暖而感动。
近日,1983年退伍老兵宫艺为宽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送来锦旗和感谢信,表示感谢。
这背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别着急往下看!
宫艺说:“真的特别感谢工作人员的倾心服务,帮助我在部分退役士兵社保补缴系统已经关闭的情况下,上报沟通申请,最终系统开放3小时把我录入了,完成部分退役士兵医保补缴工作。”
据了解,宽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得知宫艺在办理个人医保退休手续出现无法缴费等难题时,工作人员主动担当,在严寒的天气里,多次专程去医保中心帮他沟通办理,最终帮助他完成医保退休个人缴费。
“不以小而不为,不以繁而不做”,长春市宽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服务退役军人工作中切实做到“工作有落实、担当有作为,服务有温情,学习有实效”。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越明
“Z世代”“迎财神”:盼经济稳发展工作前景好******
(新春走基层)“Z世代”“迎财神”:盼经济稳发展工作前景好
中新网杭州1月26日电(记者 董易鑫)刚过零点,不少人的朋友圈开始“刷屏”——“初五迎财神”“财神请进门”“新的一年祝我财源滚滚”。类比往年,今年发送上述内容的人群中,“Z世代”占比越来越大。
“2022年,我辞掉了一份工资待遇、工作内容都不太满意的工作,转发‘迎财神’的朋友圈为的是讨个好彩头,新年能面试上一份好工作。”1998年出生的山西省运城市市民赵茜茜说,从祖辈至父辈的传承风俗习惯来看,她家的“迎财神”仪式一般是初五晚上进行,寓意“财神今年住我家”。
中国传统民俗里的正月初五俗称“破五”“送穷”“迎财神”。“破五”又叫“赶五穷”,分别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中国各地“迎财神”的习俗也有差异。
赵茜茜发布的“迎财神”朋友圈。 董易鑫 摄26日一早,2001年出生的杭州市民冯雨晴随父母一起前往杭州的“天下第一财神庙”北高峰灵顺寺祈福,出门前她还给自己养的小猫开了一只猫罐头。
“传统文化要讲,家里的‘招财猫’也要兼顾。我的愿望是希望自己今年能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她和记者分享了自己的近期的迷茫:今年,她在面对毕业后应该工作、考研还是出国深造等众多选择时,有些迷茫。
202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我大学学习的是金融学,平时会和同学一起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各地的就业政策。今天,我们好几个同学都发了‘迎财神’的朋友圈,大家互相在评论区里许愿有个好‘钱途’。”冯雨晴笑道。
当日,1997年出生的成都人刘穗踏上了前往深圳的列车。“虽然我们家没有专门的迎财神仪式,但是一家三口都不约而同转发了‘迎财神’的朋友圈。今天我就回去准备上班了,毕竟财富还是要靠双手创造。”她说,自己目前已经拥有10万元的存款,实现了自己毕业时定下的阶段性目标。几天前,她与几位好友约定了今晚到深圳后一起爬山露营,寓意新的一年财源滚滚“顶峰相见”。
在“Z世代”眼里,虽然中国传统的“迎财神”已在时代浪潮中衍生出无数种新鲜解读,但“异口同声”的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